招生咨询热线:

15351888989

15366668938

扫一扫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学校资讯

站内导航

SITE NAVIGATION

武术文化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非遗传承 >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

武术渊源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少林武功的历史源流及内容概述
四大门派——少林派
四大门派——武当派
四大门派——峨嵋派
四大门派——南拳
传统文化 武术谚语
武术传说
武德修养 武德概述
武礼规范
少林戒约
 
武术词典
门户 门派 八法 四击 溜腿 步眼
引手 喂手 过门 开门 外门 里门
侧门 正门 拳派 拳系 八仙 七曜
镖师 镖局 硬功 太极 外功 内功
角抵 八卦 七拳 七星 六合 五刃
五兵 五行 五要 四梢 四手 三节
铁砂掌 外家拳 梅花桩 二指禅 十三势 童子功
内家拳 刘氏自然拳        
二十四要 尾闾中正 虚领顶劲 百兵之帅 百兵之君  
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 花拳锈腿,好看无用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武术讲八法,拳脚要踢打
古人制艺,必立一意 剑走青,刀走黑 枪如游龙,棍似旋风 一身备五弓 腰入蛇行,步赛粘 拳如流星,眼似电
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 出手不见手, 拳打人不知 有意莫带形, 带行必不赢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 手是两扇门 ,全凭腿打人 刀如猛虎,剑似飞凤
 
上虚下实中间灵 一寸长,一寸强 未习拳,先学步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大刀看顶手  

过门
  武术对练术语。指一方扫腿,另一方向前跳步让过;或一方使用器械抡扫,一方跳闪避让,致使双方调换防卫的动作。如:一方位东,另一方位西。前者扫,后者跳,而成后者位东,前者为西。后者动作,即“过门”。
       教艺所惯称的人体攻击部位。一般指胸、肋、裆部、有大门、小门、二门之分。清张孔昭《拳经拳法备要.周身秘诀十二项》:“下盘之门户在膝”。
门派
  武术拳种和派别的合称。一般具有拳理、套路、器械和别具一格的劲力特点与练功方法的拳种称为“门”。如:少林门、太极门。数门相近的拳种兼而习之称之为“派”。如:少林派、武当派。
八法
  武术术语。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种方法总称。具体要求是:“拳(手)是流星眼是电;腰(身法)如蛇行步赛钻;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宜纯。”即练功要求做到手捷快,眼明锐,身灵活,步稳固,精充沛,气下沉,力顺达,功纯青。
四击
    武术术语。拳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击法。“踢”指腿法,包括蹬、踹、弹、点、缠、摆、扫、挂等;“打”指拳法,包括冲、撞、挤、靠、崩、劈、挑、砸、撑、搂、拦、采、挒、勾、抄等;“摔”指率法(旧称跌法),包括掤、巩、揣、滑、倒、爬、拿、捋、勾等。“拿”指擒拿法,包括刁、拿、锁、扣、封、闭、错、截等。明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曰“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皆今之有名者”。后世认为戚氏所言正是如今的踢、打、摔、拿。
溜腿
  武术术语。亦称踢腿。各种直摆性或曲伸性的腿法练习。动力性柔韧练习方法。一腿直立;另一腿以髋关节为轴,依靠大腿肌群与髋腰肌的收缩与协调配合而踢起。
 步眼
  武术术语。即步位、步点。较艺中脚步移动的最佳位置,包括初步的方位、距离、时机。拳家制胜,均靠步眼到位,得机得势。进,可以封堵、管扣、夺势诸用;退,以求避击,固势之利。
引手
      武术术语。试探性手法、出售在于引诱对方招架还击,探其虚实,继而使出自己的招法。
喂手
  武术散手训练方法之一。教练或同伴反复或连续以一种方法或组合动作攻击对方,对方则按固定的招势进行防守还击。“喂手”也经常在教学中运用,依照对方所练的招势要求,创造接近实战或与实战相一致的训练条件。一般是用来诱导学生理解某一动作的攻防含义。
 外门
  武术传统用语。较斗中,指对手的手臂外侧。
侧门
       武术传统用语。指人体之侧面,包括肩、肋、腰、胯。亦称"边门"、"偏门"。
拳派
  武术流派。主要以技术体系不同加以区分,也有因人因地划分的。如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等。拳派近似于学派,但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中尚掺杂了非以拳种特点异同的人为的宗派因素。
七曜
  古以日、月、金、木、水、火、土为七曜。形意拳中称头、手、肩、肘、胯、膝、足七个部位为七曜。
镖局
  旧社会因交通不便而设立的一种保护行旅和运输中货物安全的职业性民间武术机构。
太极
  古人称派生万物的本原为太极。古拳家借"太极"为太极拳命名,并用"太极"之理来说明太极拳理。
开门
  武术术语。即散手准备姿势。又称“拉开架子”、“摆好门户”、“站好桩口”、“开手”。拳种不同,开门姿势略有不同,亦可采取自由式,或故意露出破绽,麻痹、诱惑对方。
里门
       武术传统用语。较斗中,指对方的手臂内侧。
正门
       武术传统用语。指人体正面,包括胸、腹、裆。
拳系
  武术名词。同源异流的拳术,有系统理论和技术。如太极拳,有陈、杨、吴、武、孙等多式为一拳系。
八仙
  元剧《八仙庆寿》以汉钟离、张果老、李铁拐、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称为八仙,民间流传极广。古拳家根据八仙的传说和个性特点,创编了以“八仙”命名的各种拳械。如“八仙拳”、“醉八仙”、“八仙剑”、“八仙棍”等。
镖师
  又称镖客,指专门从事保镖职业的人。
硬功
  指习武者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其身体各部具有比一般人强得多的抗挤压、抗击打、耐摔跌的能力。
内功
  指习武者经过专门的方法训练,以提高精、气来达到身体内壮的方法。
八卦
  古代拳家用《周易》中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基本图形来表示太极拳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动作。还用"八卦"为八卦掌命名。
七星
  古拳家指人体的头、手、肩、肘、胯、膝、足七个部位为七星。
五刃
  五刃是五种兵器。<<国语.齐语>>说"定三革,隐五刃"。韦照注:"五刃,刀、剑、矛、戟、戈也。"也泛指各种兵器。
五行
  古代武术家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表示形意拳中的劈、崩、钻、炮、横五种基本拳法,或表示太极拳中的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
四梢
  四梢指两手和两足。
外功
       指习武者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使身体表皮部分具有比常人较强达的抗击力和抗磕碰的能力,达到外壮的效果。
角抵
  古代武术搏击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战国,汉代角抵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也较高。唐周缄〈〈角觝斌〉〉有这样的记载:"前劲后敌,无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近是用拳之手。"这与当今的摔跤大致相同。
七拳
  在武术技击中,人体的头、肩、手、肘、胯、膝、足七个部位都可以使用,因而称之为七拳。
六合
  六合有内三合和外三合之分。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和,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另外,也有把六合称为眼、心、意、气、功、力六个方面的配合。
五兵
  指周代和春秋时期用以作战的五种主要兵器,包括戈、殳、戟、酋矛、夷矛。
五要
  指练少林拳法中的五个要求:一要循序渐进,二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三要戒色欲与狂欢;四要涵养谨慎,不恃强凌人、好勇斗狠;五要严格遵守练拳的宗法。
四手
  在太极拳术语中,四手是指掤、捋、挤、按四式连缀起来的四正推手,或指採、挒、肘、靠四式连缀而成的四隅推手。
三节
  三节指梢节、中节、根节。就上肢而言,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形意拳则称头、颈为上节,躯干及上肢为中节,下肢为下节。
外家拳
       武术流派的说法之一。"外家"说法始于清康熙八年(1669),黄宗羲为王征南撰写的《王征南墓志铭》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博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然而,少林拳家和一些武术家对此说法持不同观点,认为少林拳是内外兼修的拳法。
十三势
  十三势是太极拳的另一种称法。太极拳古籍有"掤、捋、挤、按四方正,採、挒、肘、靠斜向成,乾、坤、震、兑及八卦,进、退、顾、盼、定"之说。五行乃金、木、水、火、土,比喻太极拳的五种步法。八卦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比喻太极拳的八中手法。五行八卦为十三势,姑有太极拳一名。
二十四要
  武术运动基本技法之四击、八法、十二型的合称。
尾闾中正
  这是练习太极拳的技术要领之一。尾闾,指骶骨和尾骨处。练习时,要求臀部不偏斜,使骶尾骨始终处于中正位置。
铁砂掌
  指用掌反复拍击、搓擦装有铁砂和锐铁片的粗帆布包,经过长期训练,包的重量渐增,掌也获得可击破、拍碎硬度较高物体的能力。
二指禅
  用二指着地倒立(多以食指、中指)的弓法训练。
梅花桩
  指在呈梅花形的固定木桩上练习武术基本功和拳术套路,以达到身体轻灵、跃高落稳、步伐敏捷、视野宽阔的目的。
童子功
  指练武术的柔韧性好,即使是古稀老人仍能柔如孩童。
内家拳
  武术流派的说法之一。"内家"起始与"外家"相同。黄白家在《内家拳法》中详述了内家拳法的内容,其中有应敌打法、穴法、所犯禁病法、练手者三十五、练步者十八,而总摄于六路和十段锦中等。晚清时有人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统称为内家拳。
虚领顶劲
  这是练习太极拳的技术要领之一。练习时,要求头向上顶,但颈部肌肉不要僵直,头部动作应与身体位置和方向的转换协调一致。
百兵之帅
  大刀也是武术中的大型兵器,刀刃宽阔,刀身沉重,威武起来气势雄伟。刀法有劈、砍、撩、挂、抹、带、格、抽、斩、云等,变化多端,攻防力强,故被称为"百兵之帅"。
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
  遛腿,就是踢腿,是武术的基本功之一。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老练家,都必须坚持练习。因为腿是全身的支柱,务必根基牢固,根基不稳,重心不稳,武术就没有练到家。遛腿的作用很大,首先,将腿遛开,筋骨柔软,肌肉不僵,可减少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其次,腿功好利于表现技术动作。腿功好,武术功夫便好,腿功是表现技术的基础。第三,腿功好利于提高拳艺。武术技术多以身体下盘为基础,坚持遛腿,加强腿部力量性和柔韧性,是掌握高难度动作的关键,是提高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技击角度看,也只有在腿部关节柔韧性高的条件下,才能敏捷而准确的运用各种腿法。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这条谚语是讲内功外功应当和谐统一,手眼身法步指外,即指身体表面各部的动作,也即指“形”,精神气力功指内,即指精神、气质、意识的体现及人体内脏器官的锻炼,也指“神”,内外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内与外,形与神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百兵之君
  剑术的演练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飘洒,气势连贯,造型优美。在器械中,其表现形式较雅观,因而被称为"百兵之君"。
花拳锈腿,好看无用
       武术界常用“花拳绣腿”老形容姿势好看却不实用的拳套。这一类拳套过分追求姿势的美观和技巧的高难,而不注重动作是否体现技击性,拳套中缺少踢、打、摔、拿的实用招法。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习武者所练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可惜,练习者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解,表演起来威风漂亮,一经实战白窍不通。这样的习武者也被称为花拳锈腿。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从散打技击角度而言,贪多嚼不烂是每个选手应当大忌而特忌的。武术招法很多,千变万化,要想全部掌握实在是难上加难,因此,练习散打技击,除了要博学多闻,广泛涉猎外,还必须精通几招。这几招应是自己的拿手。应当是别人不会的我会,别人会的我精。如是人人皆晓的招数,就要练到别人达不到的火侯,这才叫绝招。摔跤名手宝三善使“泼脚”,这是摔跤中的俗招,人人都会,可是谁与宝三善摔,却常常使不出自己的泼脚,而着了宝三善的泼脚。他这一招实在是练到了精、绝的地步。如果光会许多招,实际运用时却生疏的很,那反到不如精通几招奏效得快。当然,如果千招会千招精,那是上上等了。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打拳不等于练功。拳,指锻炼的方式,功,指锻炼的实效。光注意锻炼的方式而不注重锻炼的实效,就叫“打拳不练功”。打拳若不练功,拳术即使打得再好看,终是花拳绣腿。练功,就是为了实用。练功的含义很广泛,如增加力量性,提高柔韧性,加强灵敏性,锻炼耐久力,增大呼吸量,提高反应力等,都属于“练功”的范围。技击方法的熟练掌握,技击能力的具备,养生术的通悟与应用,也是练功的内容。练功的主旨在于练成过人的功力。因为拳人人可打,功却不能人人练成。如海灯法师的一指禅功,现在可说是绝无仅有。这条谚语也做“拳无实功,一场空空”。
剑走青,刀走黑
  青指“轻捷便利”,交手之时,能干净利索地躲闪对手的进攻,谓之“走青”;剑本身轻、短、细、薄,对付粗重兵器,难以硬挡硬架硬格,只可逢坚避刃,遇隙削刚,仗着身法便利、招法变换取胜。“黑”,是很毒凶猛之意,就是说刀法要狠、要猛。刀本身面宽而背厚,交手之时,可大劈大砍,硬挡硬架,刀峰过处,如滚瓜切菜。所以说:“刀走黑”。
腰入蛇行,步赛粘
  蛇行,表示灵活;粘,原指将两种物体附着在一起,此处作"贴地"解。形容练武时身法要灵活,变换自如,而步法则要低稳,使根基牢固。
武术讲八法,拳脚要踢打
  八法是武术的八种基本功法,即手法、眼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这八法可说是各门各派通用的基本法。不管练何拳何派,离开这八法就练不成功夫。而八法必须在实践中体现,在实践中练成,所以,“拳脚要踢打”就是指练武要持之以恒,才能将八法掌握。
古人制艺,必立一意
  此谚语说的是古人创造的每一种兵器,一定是突出他的一种用途。
枪如游龙,棍似旋风
  或作枪如游龙扎一点,棍似疯魔打一片。枪扎出去要想令对手捉摸不定,绝不能直来直去,而要枪杆抖颤,犹如一条蜿蜒前进的龙蛇,不仅有直刺的力量,而且有上下左右磕、格、崩、滑的力量,劲力便发挥的淋漓尽致,收效也便显著。棍,若要招招见功,必须要快,所谓棍起生风,只有如旋风般劈打抽拦,才有杀伤力。
一身备五弓
  太极拳法要领术语。系指身体躯干犹如一张弓,两臂两手为两张弓,两腿两足为两张弓。身以腰为弓把,尾闾为弓梢,上、下对称。手弓以肘为弓把,手腕和颈下锁骨为弓梢,前后对称。足弓以膝为弓把,胯骨与足根围弓梢,上、下相随。五弓合一,则内气潜转,内劲顿生,劲聚一体,触之变化莫测,发之则迅捷威猛。
拳如流星,眼似电
  流星,表示快速;闪电,表示明亮而迅速。意思是:习武时出拳要快速,目光要迅捷而灵敏,及时洞察对方的意图。
出手不见手,拳打人不知
  强调武术中速度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比武时,不管是出拳还是击掌,动作都要快如闪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对手打击对方。
有意莫带形,带行必不赢
  意思是:出招进攻时,意图不能显露出来。假如进招意图暴露,就会被对方察觉,这样,进攻招法就会失灵,以至于失败。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
  这是练习太极拳的要领之一。猫行,喻动作较灵;抽丝,喻连绵不断。意思是:练太极拳时,脚的起落、进退要轻巧灵活;臂、腿用力要微微使劲,象春蚕吐丝一样细长连绵。
刀如猛虎,剑似飞凤
  刀讲究威武勇猛,演练起来如虎添翼,凶狠泼辣。剑则讲究轻灵,潇洒,演练起来,突如蜻蜓点水,突如彩蝶穿花、红缨绣穗,迎风飘东,就象一只绚丽的飞凤。
一寸长,一寸强
  指用器械或徒手实战,此时,如果有一方能多争取一寸之长,就可能先于得手,从而取胜。 所以练武时应尽量放大动作幅度以加强攻击力。比如冲拳时,不但要求沉肩,而且还要求顺肩,尽量放出去。
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
  即强调了枪、棍技击特点的差异。枪有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枪尖刺扎。棍无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棍端抽打。枪扎是直线,棍打是横片,故有此谚。为发挥枪头的作用,在练习枪术时,身法富于变化,活动范围广,气势奔放,并且使腰部用力与上下肢动作协调一致,扎枪平直,力点达到枪尖,准确性要求较高,故形容为\"枪扎一条线\"。棍与枪不同,不靠枪头打击对方,多以抡、劈、扫、云等法为主,大多是横方向用力,动作幅度较大,一打就是一大片,故称\"棍打一打片\"。意思主要指枪与棍在技术方法上的不同之处。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
  比武时,两手应象两扇门一样,根据来招随时作格、挡、拔、封等防守动作。与此同时,用腿做踢、弹、踹等动作攻击对方。
上虚下实中间灵
  上虚,指手上的技击意图,不让对手摸清虚实;下实,指底盘要牢固,交手时阵脚不乱;中间灵,指身法要灵活,可随意应变。即比武时,要虚实结合,灵活多变,兵不厌诈,见招拆招。
未习拳,先学步
  拳,即套路;步,指弓、马、仆、虚步等。泛指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等基本功。这句话强调习武者首先必须学好基本功,不要急急忙忙去练套路;否则根基不深,将来技术水平也难提高。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这是武术的基本要求,也是长期习武的必然结果。气,泛指人体的内在呼吸,它在武术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练武时力求气沉丹田, 吞吐自如。筋骨皮,制人体的外表部分,包括肌肉、骨骼、韧带等,都要坚硬、耐抗、耐磨。既要"内"练,又要"外"练,二者兼备,缺一不可。
大刀看顶手
  指握刀时靠近刀盘的那只持刀手,意思是说评价一个大刀手的水平怎样,可以只看他顶手的动作,就可以知道他的功夫怎样。因为大刀有点特别,大刀的变化,主要靠顶手来体现。

连云港市龙腾武术运动学校 版权所有

连云港市龙腾武术运动学校 版权所有